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創始人、董事長
孔愛祥
企業家介紹:孔愛祥,1962年5月出生,研究生學歷,無黨派人士,高級經濟師。先后在二輕系統、環保企業工作十余年,先后任職經營副廠長、總經理等高級管理崗位。1998年,獨立創辦兆豐機電,專注于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和銷售。已連續擔任了蕭山區第12屆、第13屆和第14屆政協委員,杭州市第13屆政協委員,蕭山區第17屆人大代表,現擔任杭州市工商聯常委、杭州市蕭山區工商聯副主席、蕭山商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先后榮獲“杭州社會主義建設者”、“蕭山區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中國輪轂軸承制造領域領軍人
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豐機電)始創于199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零部件輪轂軸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當年孔愛祥認準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大好發展前景,毅然決定投入市場經濟浪潮,獨立創辦兆豐機電,專注于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和銷售;兆豐機電經過20余年的發展,一直保持每年15%以上的營收增長,已經成為行業聞名、北美市場知名的汽車輪轂軸承單元制造龍頭企業,先后獲得了全國“百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先進技術企業”、“浙江省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專利示范企業”等多項榮譽。當年,其帶著幾十號人成立兆豐機電時,與所有懷揣汽車夢的創業者一樣,在幾乎被西方壟斷的輪轂行業中開始了夾縫中的前行,靠的是勇氣;如今,他將兆豐機電打造成了國內輪轂軸承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產值和利稅已是當初創業時的1000倍,靠的是技術創新的智慧。他表示,創新是推動兆豐機電前行的發電機,為兆豐機電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是一切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砝碼,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隨著技術革命產業化的深度開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將源源不斷商業化,科技創新將成為最重要的支撐。從2002年起,兆豐機電每年都投入資金,開展技術改造,踐行智能制造,在行業內率先打造首條自動化生產線,并于2015年成為“浙江省首批機器換人示范企業”。正因為持續多年的技術創新,積蓄能量,公司2021年銷售6.5億,較上年增長30%以上,增加值達到23.5%,毛利率與經濟指標遠遠領先于同行業。
孔愛祥自身也是一位汽車零部件的技術專家,雖然身為公司董事長,仍然兼任兆豐機電研究院主任一職,親自領導新技術研發和新產品開發、工藝改進等;2016年以來,認識到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趨勢,果斷投入重金,自行設計建設汽車輪轂軸承單元自動化生產線,是國際行業內第一家將機器人全面用于汽車輪轂軸承單元車淬磨裝各道工序的制造企業。公司在“機器換人”方面的示范作用獲得各級政府領導和客戶的高度肯定,原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時任省委書記夏寶龍、時任浙江省省長李強、副省長毛光烈、王建滿等領導同志先后到公司視察指導。如今,公司繼續在“智能工廠”的建設道路上探索前行,物聯網、信息化等各方面正按部就班展開,爭取建成行業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智能”工廠。
在一系列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實踐中,最讓孔愛祥自豪的莫過于兆豐機電的無人生產線——它不僅是汽車零部件行業內最早應用機械手的生產線,也是兆豐機電自家的研究院技術攻關的成果。雖然生產線上的機械手和關鍵零部件基本都是進口,但是決定它智慧程度的“大腦”是兆豐機電自己研發完成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套原本售價1億元的設備,兆豐機電只花了3000萬元就達到了生產要求。這條生產線從設計到成功投產經歷了四年的探索,至今已建成投產12條無人生產線,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提升了生產效率,因為機器是沒有情緒的,它不會疲勞,能夠長時間保持絕對精準,通過自動檢測保證產品品質;第二是降低了人力成本,至少省下了300個工人;最重要的一點,整個團隊的智能制造理念得到了深化,攻克技術的過程也是培養人才、積累智慧的過程,企業因此培養出了一大批智能制造領域的工匠型人才。
他認為,創新必須建立在科學衡量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多數行業并不適合進入工業4.0階段,其所花費的成本與實現的效果不成正比,2.5-3.0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智能化水平?!蓖瑫r他也認為,創新不一定要完全原創,集成創新也是一種原創,“比如兆豐機電的生產線只有‘大腦’是我們自己做的,其他硬件由專業廠商生產,我們則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方案進行裝配組合,以達到最佳效果?!?/p>
孔愛祥的心中有清晰的短期規劃,也有堅定的長遠夢想:“未來三年,兆豐機電傳統業務的銷售額每年得確保提升20%;五年內,在全球汽車主機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0%,從單純的產品制造商逐步轉向技術服務提供商;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標桿型的制造業企業,躋身世界輪轂制造業前十強!”
獲 獎 感 言
我們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也需要牢記恒久不變的道理,那就是有耕耘才會有收獲。過去所付出的汗水和未來將獲得的成功,使我對杭州市優秀企業家這份榮譽倍感珍惜。
黨的二十大強調,“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我們越來越感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企業的責任使命,更是企業家的擔當追求。盡多大的責任,就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有多大的擔當,才會有多大的價值成就。對于企業家來說,獲獎是將土夯實后的前行,會激勵我們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編輯:市“三會”秘書處